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临夏KTV招聘网 > 临夏热点资讯 > 临夏励志/美文 >  三、《道德经》第十三章“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?宠为上

三、《道德经》第十三章“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?宠为上

2022-10-11 22:16:10 发布 浏览 426 次

三、《道德经》第十三章:“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?宠为上,辱为下。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,为我有身,及我无身,吾有何患!”

什么样的人在生活中最容易招致失败?答案是患得患失的人,即想得到,又怕失去,结果将什么也得不到,到头来空空如也。

老子所谓宠辱皆惊,主要还是指当事人对物质的态度过于自卑,对人生的严重不自信。

古代有个人拎着瓶子打酱油,结果不小心把瓶子打碎了,但他继续昂首前行。有人不解,问他酱油瓶子碎了,你怎么也不低头看一下?他的回答是:我看不看,瓶子都已经碎了,那我何必再看?

得到的一定是属于我的,失去的一定就不属于我,即所谓得不足喜,失不足忧,这是一种淡定的境界。老子提倡宠辱不惊,前提是戒绝贪欲,患得患失,担心被打击报复,是因为想得到太多的物质利益,在利益江湖上,没有谁是干净的。

老子劝告那些贪婪的人们,“及我无身(身即“欲望”),吾有何患”,什么都不奢求,平平淡淡做人,就不怕招来灾难(天灾除外)。只是老子的循循善诱,却唤不起古往今来的物质追求者们,利字当头,谁愿意放弃?所以悲剧不断发生,但这恰好从反面证明了老子断言的伟大。

四、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六章:“将欲歙之,必固张之;将欲弱之,必固强之;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;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”

这一条既是军事术语,类似于《孙子兵法·兵势篇》所说的“予之,敌必取之。以利动之,以卒待之”的诱敌原则,也是饱含人生哲理的警句。

人们都知道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,实际上老子同样提出了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“相对论”。大自然有日有月、有阴有晴,人生也是如此,有得有失,有取有夺,任何一种事物的兴起衰亡都是一个相对作用力的过程,这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。

人在江湖飘,哪能不挨刀,对手无处不在,我们要时刻观察他们的表现,特别是那些笑里藏刀的对手。这些人在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情时,往往会制造出一些假象迷惑人们,所以人们要从反方向去理解对手的行为,不要轻易上当。还有一些人在经济生活中为了骗取不义之财,往往会大张旗鼓地搞假排场,骗取别人的信任,这就符合老子说的“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”。

人们经常会把哲学看得高深而神秘,其实哲学并非“玄而又玄”,在普通的生活中也时刻闪耀着哲学的光辉,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是如此。如果说《论语》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,那么《道德经》就是一部人生百科全书,教会人们掌握斗争的哲学。从这个层面上讲,《道德经》之于普通人的意义,就相当于《孙子兵法》之于军事家的意义。

因为篇幅有限,老子的事情就讲到这里。

四五 春秋名嘴逸事

老话常讲,在家靠父母,出门靠朋友。人在江湖上行走,少不了三朋五友的帮衬,国家也是如此。因为地球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个政权统治的时期,所以在同时并存的政权之间的外交往来是必不可少的。不过国家层面的交往,归根结底还是维护各自政权的利益,正如西方名谚: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,胳膊肘朝外的那叫内鬼叛徒。

春秋时代有国数百,大国三五,中国七八,小国数百,挤在北至长城、西至渭水、南至长江,东至大海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互相的官方往来多如牛毛,从《左传》记载的密密麻麻的大小盟会上就能看出这一点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